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节能动态 >> 

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 不搞强制标准不“一刀切”

发布时间:2019-05-16 来源: 阅读次数:1711

随着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以来,火电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7年以来,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电力行业,成为了工业部门最大的污染物排放源。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钢铁行业进入超低排放的“快车道”。

  钢铁行业总排放量居高不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8年粗钢产量9.28亿吨,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51.3%。钢铁行业产生污染的环节多,污染排放量大。即使前些年采取了结构优化、重点地区企业异地搬迁、强化末端污染治理等措施,但行业总排放量依然居高不下。

  据测算,2017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106万吨、172万吨、281万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10%、20%,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源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说,与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污染控制水平、环保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吨钢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我国亟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钢铁行业排放的大幅削减。

  与国外钢铁行业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不同,我国钢铁行业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贺克斌说,我国钢铁行业货运量超过40亿吨,约占全国货运总量1/10。公路运输过程中的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非常突出,占钢铁企业自身排放的20%以上。

  钢铁企业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有着显著影响。据统计,我国钢铁产能居前20位的城市,无一空气质量达标,平均PM2.5浓度比全国平均浓度高28%。贺克斌说,钢铁产业布局集中也是影响区域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大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钢铁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5%,其平均PM2.5浓度比全国平均浓度高38%左右。

  分门别类提出指标限值和管控措施

  钢铁行业对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运输环节排放,受关注度最高的烧结机机头,排放的污染物占到有组织排放的60%。

  对此《意见》针对不同排放类型提出指标限值和管控措施,实现全流程、全过程环境管理。比如《意见》明确,烧结机机头、球团焙烧烟气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污染源原则上分别不高于10、50、200毫克/立方米;大宗物料等清洁运输比例不低于80%等。

  贺克斌说,《意见》对超低排放要求并不是“一刀切”,对烧结机和其他主要污染源分别提出不同限值,还要求钢铁企业制定“一厂一策”治理方案,确保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等都体现了《意见》的差异化管理。

  “钢铁工业是流程工业,生产工艺环节众多,其超低排放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最本质的区别是,必须是生产全流程所有生产环节全方位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因此,《意见》还要求大宗物料产品采取清洁运输,汽车运输部分应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汽车,2021年底前可采用国五排放标准汽车等。

  弹性标准助企业创新和绿色发展

  《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前,力争重点区域60%左右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李新创说,该目标体现了时间服从质量的核心思想。

  《意见》提出,未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应设施升级、加强无组织排放管理等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重点区域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等。

  李新创说,有人把《意见》看作是国家出台的限期治理的强制排放标准,这会形成一种只要达标就好的应付情绪和“终点”思维,这种思维也是导致近年来钢铁行业环保设施“年年改、年年拆”的重要原因。而《意见》体现的是鼓励企业创先争优的导向,不强制要求所有企业必须限期达到超低排放要求,而是通过差别化的政策进行引导,不排不限、少排少限、多排多限。

  《意见》指出,在重污染天气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烧结、球团、炼焦、石灰窑等高排放工序应采取停限产措施;当预测到月度有3次及以上橙色或红色重污染天气过程时,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实行月度停产。

  贺克斌说,《意见》的实施将稳步改变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降低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如果不能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提前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未来企业可能会面临限产、停产等情况。”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高一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天钢铁已成为江苏省首家实现超低排放的钢企。集团率先实施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涵盖烧结和热电两大系统。

  据初步测算,到2025年,《意见》任务全面完成后,将带动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削减61%、59%和81%。由于钢铁行业在重点区域相对更为集中,超低排放改造将在重点区域产生更大的环境效益。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后,将带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5.6、3.4、2.4微克/立方米,占区域平均PM2.5浓度的9%、8%、4%。

  高一平认为,环保成为企业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引擎。根据超低排放标准,中天钢铁还将继续聚焦大气污染治理,打造全封闭料场工程,实施全厂区、全方位抑尘工作,提升厂区绿化、车间亮化,多手段解决钢企“无组织排放”难题,打造绿色生态新钢城。

(责编:朱传戈、王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