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精练的话语,字字珠玑,道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报告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关心龙江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黑龙江正在产业振兴的路上前行,中国一重、哈电集团、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等正积极扛起产业安全责任,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用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
扛起产业链安全重任
作为国之重器,燃气轮机是战略性高端装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所长林枫表示,近年来,七〇三所在船舶及工业燃气轮机自主研发、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国内首台天然气长输管线燃气轮机压缩机组、海上平台用25兆瓦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工业型低排放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等“大国重器”相继投入工业运行,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推动我国燃气轮机装备产业自主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文俊表示,近年来,他每年都会走访重点客户,拜访行业专家学者,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方向。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有效促进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应用。特别是中标哈汽三门4号1000兆瓦e贺电汽轮机组全部转子锻件,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大型铸锻件行业中技术与市场优势地位。
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
覃大清,哈电电机副总工程师。在他看来,万物皆数,数表万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三化”与传统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覃大清表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大国重器的打造离不开“三化”。面向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化”,赋能升级装备制造业。首先要进行产业数字化,要实现全产业链和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即研发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数字化等;在建设数字化,形成大数据的同时,构建网络化,开展区域云和专业云建设,全面实现网络化,将产业过程和环节的数字“孤岛”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整体效率;在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提升系统学习力、计算力、分析力等,提升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发生深刻变革。林枫代表表示,自2015年起,七〇三所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建设龙江广瀚数字化工厂,采用先进数字技术打造燃气轮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服务保障一体化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与管理创新,使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5%,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33%,质量可追踪率达到100%。
黑龙江省工业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郑显生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非常激动。他表示,数字化、现代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迈向“智造”正是黑龙江省加速产业振兴、重振“大国重器”雄风的关键。
郑显生表示,我省要加快构建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和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省工业信息化发展中心会继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星火·链网”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推广数字化应用,支撑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共用。同时,推动制定数据标准规范、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扩大龙江数据资源在各领域的开发利用,加速构建龙江特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
郑显生介绍,省工业信息化发展中心积极助力大庆油田、中国一重、中航哈飞、哈电等重点国企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建设节点型标识解析标准,领航龙江工业制造新起点。
搭建产学研用新模式
在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后,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皓进认为,黑龙江省的制造业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前对自身的生产线和产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利用本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一直致力打造“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的中国一重,近年来积极统筹建设设计研发平台、制造基地技术转化平台、战略协作研发平台、协同客户应用技术服务平台“四大平台”,助力中国一重构建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模式。陆文俊代表表示,一重通过系统实施“揭榜挂帅”“军令状”制度以及技术、研发人员项目分红和超额利润分享中长期激励机制,搭建形成了以“四级+四类+六室+一赛”为主体的“4461”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把创新创造深度融入企业科研生产全过程,助推改革了企业的创新体系。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大学合作,与中核、中广核和哈电等央企集团共同组建了跨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努力实现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