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工业对国家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跨越,提供了支撑。”6月21日,在全国钢铁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上,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原书记、市长,原冶金工业部部长刘淇在给座谈会的书面讲话中深情回忆。刘淇在冶金行业工作了三十多年,为钢铁事业的发展流过汗,贡献了青春,经受了锻炼。刘淇亲眼目睹、亲身参与了党领导钢铁工业蓬勃发展的一段历程。他说,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令人惊叹、不可思议的飞跃发展,从70年前的几十万吨到现在的10亿吨钢,占世界总量的一半,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成绩,钢铁工业的发展使我国的制造业有了坚实的基础,国防有了铜墙铁壁,各行各业有了物质支持。
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原副书记、市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示,事实证明,市场的作用非常大,目前除了大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例非常大,而且非常活跃,所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钢铁工业的推动不可忽视。
我国钢铁产量突飞猛进主要是靠市场
徐匡迪认为,我国建国初期钢产量只有16万吨,到文革结束1979年达到3000万吨,时间花费得非常长,应该讲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由于改革开放,由于解放思想,由于吸引各种各样技术,特别是钢铁工业各方面的老专家、技术人员、领导采取的各种措施,使得我国钢铁工业就开始快速发展,钢铁产量从3000万吨提高到1亿吨,我国进入了当时钢铁生产前列的国家。“从此以后,我国逐步掌握了整个钢铁生产先进流程和技术,只用了十五年时间,我国钢产量就从1亿吨提高到9亿吨,达到了世界前列。”徐匡迪表示。
全联冶金商会创会名誉会长、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赵喜子认为,有几个数字非常形象地把所有钢铁人为中国钢铁工业做出的贡献表达出来:“4916”,即1949年我国钢产量达到16万吨;“1080”,即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实际钢产量达到1080万吨;“三打两千六”,即年计划产钢2600万吨;“961”,即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1351”,即“十三五”期间钢产量突破10亿吨。
徐匡迪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走过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在文革以前全部是计划经济,但是毕竟计划经济体制适应不了市场的瞬息万变。所以,我国钢铁产量从1亿吨突飞猛进到10亿吨,主要不是靠计划,主要是靠市场。
我国钢铁工业大力发展短流程炼钢
徐匡迪认为,我国基础工业包括运输业、铁路、桥梁、道路建设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快,其中“八横八纵”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来支撑。没有钢铁工业的支撑,我国西南部西北部边陲安全都很难得以保证。目前,我国钢铁虽然有10亿吨的产量产能,但是面临很大环境压力。其中,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一个最大压力就是2030年要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最近20年,我国所有钢铁工业都是在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确实没有想到会碰到这么大的压力。”徐匡迪表示。
最近习总书记在中央几次会议上都提到,特别是最近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以技术创新来领导我国的发展,特别是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发展科学技术。徐匡迪认为,环境问题对钢铁工业是一个极大挑战,甚至于比当年提高产量达到世界钢铁大国差距的压力更大一些。环境问题不但是钢铁厂所在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而且要从整个国家碳排放来考虑,从全球气候变化来考虑。“钢铁工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大户,是碳消耗大户,这就牵涉到钢铁工业要从产业结构上进行分析。”徐匡迪强调。
徐匡迪分析,我国钢铁工业90%还是靠长流程,也就是说靠铁矿石加焦炭、石灰石进入高炉炼出铁水,进入转炉炼成钢水,经过连铸浇成钢坯,连砸成材,长流程消耗的碳非常大。前几年,我国钢铁行业原材料消耗特别是能源消耗每年都在增加,从现实来看,钢铁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一个有效技术方案,就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大力发展短流程炼钢。
坚持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沈彬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钢铁企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思想保证和不竭的精神文化动力。“这期间,化解过剩产能的阵痛、环保要求逐步提升的难度、新冠肺炎疫情的局面都没有把我们打倒,反而成就了如今高效、绿色、有竞争力、有整合力、有前瞻性的中国钢铁工业。”沈彬说。
未来,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发展效率问题、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发展底线问题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问题,需要接续奋斗的钢铁人给出历史答案。那就是,钢铁工业要在党的领导下,既要千方百计抓好眼下的稳价保供工作,更要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行业三大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坚定不移地推动行业重点工作开展。
沈彬表示,此生荣幸,我们看到一个百年大党初心如磐、风华正茂;此生荣幸,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此生荣幸,钢铁行业秉承着党的精神烙印,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宏图大展、未来可期。我国钢铁行业要团结一致,千方百计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相互关系,做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勤于开拓的新时代奋斗者,承百年之事业,继钢铁之辉煌。(来源 : 中国工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