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节能动态 >> 

用电量创新高 经济稳定恢复——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0-08-21 来源: 阅读次数:1471

当前,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为何连创新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如何?怎样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转运体系?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用电量被视为经济“晴雨表”。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3%。其中,一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6%、5.3%和13.8%;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3%,家具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6.7%、14.4%、14.3%、12.7%、11%。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进入8月份,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快速攀升,8月3日、10日、11日,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


  “初步分析,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既有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空调负荷快速增长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孟玮说。


  确保搬迁群众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孟玮说,“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和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合力攻坚,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孟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多套。“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和配套设施扫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搬迁群众基本实现全部入住。有关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和不动产登记等专项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孟玮表示,今后将着力在深化扶持和加强督导上下功夫。重点用好用活各类资金资源,统筹做好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管理、权益保障、拆旧复垦等后续扶持各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重点加大跟踪调度和工作指导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强化后续扶持政策支持,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全面转到后续扶持上来,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实化各项任务举措,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具备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孟玮说,许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系统还不够完善,普遍存在混收混运现象,分类收运设施难以满足垃圾清运需求和垃圾分类要求,也与居民分类投放习惯不匹配。多数县城还没有条件建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制镇基本不具备分类收集转运的能力。


  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压责任、促减量、强保障”三方面抓紧抓实相关工作。指导各地在全面摸查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基础上,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的设施建设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稳步推进设施建设;指导各地实行差别化收费政策,促进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减量,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绿色债券等方式,对有关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